在這個科技不斷進步、資訊傳遞迅速的時代裡,顧客能獲得更多資訊和選擇,品牌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與體驗變得日益關鍵,每一次互動都可能在顧客的決策與忠誠度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為了提升各個階段的顧客體驗,品牌必須深入理解顧客旅程的重要性,從顧客旅程的洞察,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從而優化整個互動過程,以獲得更多的購買行為、信任建立和忠誠度。
顧客旅程(Customer Journey)是品牌與顧客互動的完整路程,從認識到瞭解品牌、購買商品或服務,到售後服務支援和忠誠度建立,而當中的互動機會叫做接觸點(Touch Point)。
簡而言之,顧客旅程就是將目標受眾轉化為忠實顧客的歷程。
顧客旅程的重要性在於它直接的影響了顧客體驗(CX,Customer Experience)以及品牌印象。因此,無論是在每個步驟、接觸點所涉及的方面,要如何改善給顧客一個愉悅、良好、有效率的體驗十分重要。
「最大化顧客旅程的滿意度不僅可能讓顧客滿意度提高20%,還可以將收入提高15%,並同時將顧客服務的成本降低高達20%」
– McKinsey, The Three C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每個顧客旅程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品牌透過規劃不同渠道的接觸點與不同客群互動,可以更有效地滿足不同族群以及顧客旅程中不同階段的需求。同時,品牌也可以透過各種行為數據分析來更加深入地了解顧客,提供最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或服務,並成功地留住客戶。
融合顧客旅程概念的全渠道優化,絕對是品牌成長的必然趨勢。
認知 Awareness
考慮 Consideration
購買 Purchase
留存 Retention
擁護 Advocacy
這些階段又可以分為3個部分:
購買前(認知、考慮)
購買中(購買)
購買後(留存、擁護)
接下來就帶大家瞭解這5大階段。
在購買前階段,顧客會開始認識、瞭解品牌及服務或產品,評估自身需求並吸收資訊,進行比較。
認知 Awareness
在此階段,顧客開始瞭解一家公司、商品及服務。這可能是透過被動的認知,例如在FB、IG上看到廣告;或主動的認知,例如在Google搜尋「電視推薦」所出現的廣告。
品牌須精準把握目標顧客,並在適當時機和渠道提供有效的內容,更可以引起顧客興趣。
考慮 Consideration
在此階段,顧客會主動瞭解幾個可以滿足他們特定需求的品牌、商品或服務,並進行研究和比較。這個過程中顧客會查看評論或是社群媒體上他人的看法,以及比較公司所釋出的產品特點與資訊。
品牌可提供公司服務優勢、產品特點、常見問答等,並可搭配影片、文章,讓客戶瞭解他們可以在這邊獲取最好的服務、產品,使品牌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購買中階段便是顧客最直接的決策行為,雖然這是佔顧客旅程中最短的一個階段,但也是最重要、各品牌最看重的階段。
購買 Purchase
在此階段,顧客已經掌握他們所需的資訊並進行了決策,也就是購買。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決定,例如購買一台新電腦,也可能十分快速,例如在麵包店快速瀏覽並選購。
品牌為了避免顧客中途放棄結帳,請勿將註冊會員、結帳的流程設計太複雜、瑣碎,提供更多元的結帳、運送方式,讓顧客購買體驗是流暢又愉悅的。
購買後階段為十分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品牌會忽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會決定購買後的顧客究竟會流失還是會建立忠誠度,成為再回購的顧客。
留存 Retention
在此階段,品牌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例如退換貨、客服諮詢、主動關懷等,以及提供個人化的優惠、新品資訊、會員獎勵等,讓品牌在顧客心中留下良好的評價與印象,以鼓勵他們再購買。
根據研究,向新顧客銷售成功的機會只有5~20%,而與現有顧客銷售的機會為高達60~70%。
– HubSpot, 10 Customer Retention Metrics & How to Measure Them
擁護 Advocacy
在此階段,顧客已經成為品牌的忠誠會員,而且他們會主動分享產品、服務經驗,並推薦給其他人,變成品牌最有力的行銷管道。
瞭解顧客旅程後,究竟要如何改善呢?以下我們分享3大要點,幫助您盡可能完善顧客旅程。
1. 繪製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
顧客旅程地圖是藉由表格、圖形將顧客旅程以及各式接觸點視覺化的方式,讓品牌可以瞭解每個接觸點如何影響顧客體驗,從中改善以招攬新客、完成購買與保留顧客。
例如:假設您是賣衣服的品牌,從Facebook廣告投放開始,然後利用Instagram、Dcard建立評論與口碑,將顧客導向官網購買,其中包含了多種支付與運送方式,接著透過e-mail給客戶專屬會員折扣碼。
藉由以上各式階段的接觸點描繪出顧客旅程地圖,從中找出問題點並加以優化,打造出良好的顧客體驗。
圖片來源:openPR
2. 傾聽
「傾聽」看似簡單,許多品牌也知道要做,但卻沒有十分看重。顧客的評論與意見是使顧客旅程更加完善的關鍵,從旅程的每個階段獲取顧客體驗反饋,可以幫助品牌建立出多面向的視角,從中瞭解不同顧客體驗的情況。
例如:可能顧客註冊體驗有問題,或是提供顧客的試用兌換碼無效,也可能是品牌的客服專業度有限,無法滿足顧客需求。
透過傾聽,理解顧客問題並從源頭加以解決。例如:上述提到的品牌客服可能只是因為新進而感到無力、沒有方向,需要合適的教育訓練或是工具來幫助他們表現更好。
傾聽顧客的聲音不單只是銷售層面而已,它可能遍布到品牌內部管理等範圍。因此,每個階段都需要傾聽顧客聲音,檢視問題後再制定合適的策略改善。
3. 個人化
「個人化」與傾聽相呼應的,每位顧客的旅程都是獨特的,所以如果統一用一種方式對待所有顧客絕對是下下策。
例如:可能有一個顧客提出部分有問題,但品牌卻以為只是個人問題並未十分看重。但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其他許多顧客的問題,而其他顧客只是並未反應而默默離開。
可以利用GA4、第三方大數據工具輔佐,在每個顧客旅程階段傾聽並理解顧客體驗,使顧客可以感到滿意並提升忠誠度。透過快速修正顧客問題也可以減少對未來顧客所造成的影響。
顧客旅程看起來與行銷漏斗十分相似,但卻不像行銷漏斗是線性發展,顧客可以隨時在任何階段進出或停留。而這也使品牌需要更加看重每個接觸點,改善顧客旅程是提升品牌體驗及客戶轉換的關鍵。
為了實現更優秀的客戶體驗,您可以開始製作顧客旅程地圖,從中找出問題並進行優化。此外,傾聽和瞭解顧客的反饋對於建立多面向的視角非常重要。最後,品牌需要了解每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改善您的顧客旅程需要時間和不斷努力,但最終將為品牌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