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投放在數位市場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不論大小企業都紛紛投入其中。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廣告投放平台的世界吧!隨著數位市場的蓬勃發展,不同的平台也應運而生,讓品牌商有了更多的投放選擇。但究竟有哪些廣告投放平台?且看本文為您介紹6大平台的特色和優勢,讓您擁有更清晰明確的投放方案。
Google廣告可說是最多人熟知的廣告,不論是搜尋或是瀏覽網頁都會看到。其中Google廣告也分成非常多形式,以下為大家介紹:
1. 關鍵字廣告(SEM):SEM廣告便是最常見的廣告型態,搜尋時出現在搜尋結果的最上層及最下層。
特色&優勢:使用者主動搜尋時被動出現。依照關鍵字投放到精準的客群,可配合購買前、中、後期配置關鍵字策略。
2. 多媒體聯播網(GDN):GDN廣告就是瀏覽網頁上方、側邊攔、文章中所出現的廣告。
特色&優勢優勢:鎖定目前大眾都會大量使用網路並瀏覽許多網站,GDN便根據不同興趣的消費者投放相關廣告,並且有多種廣告形式,可以讓品牌靈活運用。
3. 最高成效(PMAX):PMAX廣告為近年Google新推出的廣告形式,包含了搜尋聯播網(SEM)、多媒體聯播網(GDN)、Google探索、Youtube、Google地圖、Gmail全方位的版位。
特色&優勢:主要用途是尋找更多能完成轉換(購買)的客戶,並且主要藉由Google機器自動演算優化。但PMAX擁有較高的限制,需要其他Google渠道轉換數達50筆才能學習較完整,且機器學習也需要約90天才能較穩定。
4. 購物廣告(GSA):GSA廣告便是大家搜尋產品時會在最上方列出來許多產品的廣告。
特色&優勢:對於電商產業是十分重要的廣告型態,搜尋時便可出現,使用者可以不用點進廣告就先瞭解產品資訊,能夠更吸引人造訪網站,也可以即時更新庫存資訊。
*需串接Google Merchant Center(GMC)將產品目錄匯入才能投遞GSA廣告喔!
5. 應用程式廣告(APP Ads):APP Ads顧名思義就是APP所使用的廣告啦!主要只針對手機版廣告投放,吸引使用者下載APP。
特色&優勢:APP Ads主要藉由提供大量文案、圖片、影片素材讓機器學習,自動優化出最佳的投放策略,可以配合第三方追蹤工具分析成效。
Meta廣告包含了Facebook及Instagram,雖然Facebook觸及率日益下降,但目前使用臉書的人數還是非常多,所以只要產出品質佳的廣告內容,並鎖定相關的受眾,廣告還是能幫助品牌增加曝光與轉換,以下為大家介紹:
1. Facebook廣告:隨著社群電商興起,Facebook廣告也成為各品牌爭相曝光的平台,主要透過文案搭配圖片、影片及精選集投放。
特色&優勢:Facebook廣告官方表示受眾精準度高達91%,針對品牌不同的需求,運用機器人學習創造個⼈化精準行銷。多元化的廣告形式也讓各品牌能盡情發揮創意,引起使用者的共鳴與興趣。
2. Instagram廣告:主要以圖片為主的廣告形式,分為貼文與限時動態,以及近期興起的Reels短影音,而Reels也成為目前最好的曝光管道。
特色&優勢:Instagram廣告主要鎖定較年輕族群,受眾鎖定也相當精準,可以用精減預算達到大量曝光,成效也很快就能看到。更能進一步配合KOL、KOC進行大量的曝光。
LINE廣告也是近年來部分商家喜愛用的廣告模式,主要因為LINE擁有約2100萬活躍用戶數,相當於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就有LINE;商家部分也可以搭配LINE官方帳號進行廣告投放。
1. LINE LAP(LINE Ads Platform)廣告:LINE LAP也就是在LINE投放的廣告,擁有9大版位選擇,有LINE TODAY、LINE POINTS、LINE 錢包等,可靈活選擇品牌想要曝光的版位。
特色&優勢:LINE LAP最大優勢便是2100萬用戶都是真人、高質量的用戶,且受眾非常多元,幾乎涵蓋所有層面。後臺簡易操作讓投放門檻降低,廣告設定也非常靈活,並可搭配LINE官方帳號進行「跨產品精準行銷」,最大化受眾價值。
Criteo這個名字如果不是再行銷領域的人可能比較陌生,但Criteo每月廣告觸及人數高達12億,且與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並幫助這些品牌銷售飛躍性成長,而你瀏覽網頁所看到的廣告說不定就是來自Criteo。
特色&優勢:Criteo廣告所投放的版位與前面介紹的Google GDN廣告相同,一同與GDN廣告競價。這時你可能好奇:為何不投GDN就好?Criteo優勢為素材十分精美且多樣化,並透過機器人學習測試不同廣告顏色、排版,算出消費者最喜愛的風格。且Criteo也擁有獨家「重新定向」技術,可以精準針對造訪過網站的再投放,促使回頭購買。
*Criteo廣告的投放門檻較高,品牌網站訪客不重複人數一個月需大於50,000人、預算至少$3000美金;且 Criteo廣告至少需投放三個月以上,避免機器學習不完整,導致訂單難以轉換。
Dcard以往只限制大學生使用,但前幾年解除了這個限制,讓人人都可以註冊使用,使Dcard成為年輕族群愛用的論壇平台,而Dcard廣告便是瞄準使用APP的使用者進行投放。
特色&優勢:Dcard廣告可投放在文章列表、留言處等地方,圖文、影音廣告都有支援,甚至還有文章形式的廣告。而廣告受眾也可以針對興趣、看板、關鍵字等設定,其中因為是論壇性質,興趣受眾會較其他平台更加精準,且搭配用戶自發性分享及廣告投放,更能精準打中消費者。
LinkedIn在台灣並沒有十分普及,但今年全球會員人數已達8.5億人。LinkedIn也跟其他社群平台相反,因為主要目的是求職、徵才、業務開發等,所以用戶都會盡量以最真實的資訊顯示於平台中。而LinkedIn廣告對於B2B企業便是最好打知名度與獲得有效名單的方式。
特色&優勢:LinkedIn廣告推播模式與FB、IG較相似為主動推播,如同其他平台也有多種廣告格式,例如:圖片、影片、訊息、活動等。而受眾部分LinkedIn廣告能將其分為「公司」、「產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能」等,企業可針對目標直接鎖定最精準的受眾。
以上廣告平台的大致介紹希望能讓大家能初步評估自身品牌想要朝哪個方面投入。不同平台的特性與優勢,為廣告主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使得品牌宣傳能夠更加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從Google廣告的關鍵字定位、Meta廣告的社群互動,再到LINE的高質量用戶、Criteo的個性化投放,以及Dcard針對年輕族群的論壇廣告、針對專業人士的LinkedIn廣告,每一個平台都蘊含無限商機。
然而,廣告投放並非單純的技術活動,更需融合創意、資料分析和市場洞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數位市場中脫穎而出。企業需要持續學習,不斷優化廣告策略,確保廣告內容與目標受眾的需求相契合,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和啟發。透過這些平台,品牌能夠創造深刻的情感聯繫,建立長期的關係,並實現商業目標。
AdPro艾德普科技為專業廣告代理商,依照不同階段、不同需求規劃客製方案,精準廣告投放與分析。幫助客戶將預算花在刀口上,達成最大化效益。小品牌也能躍升成大品牌,讓AdPro成為您品牌成長的助力,想進一步了解廣告投放服務,請立即聯絡我們。